年入1.5亿,还被央视吹爆!人见人烦的小卡片,为何火遍全网?
2021-04-14 10:10:49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

文/ 金错刀频道 吴鸣

题图/ 视觉中国


最近宁波市慈洲有家鞋厂附带的小广告频频霸占热搜榜,网友看后不但不反感还大呼:活该赚钱!


为什么?

因为这里每一双拖鞋的吊牌,都“买一赠一”。

一张是鞋厂自己的信息介绍,一张是印有失踪儿童救助信息的“广告卡片”。


图片来源:央视一套

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。照片、姓名、出生日期、失踪日期、失踪地点、经过,以及公益组织“宝贝回家”的联系方式,都被印在这样小小的一张卡片上。


在公益Buff的加持下,原先小小的拖鞋厂销量暴涨,6年间,慈洲这家鞋厂已有4000多万张吊牌随着拖鞋销往世界各地。

仅2020年一年,工厂累计销出2753万双拖鞋,销售额超1.5亿!

不过,有人是真心做公益,有人却是黑心做假公益。

1

中国版“希望胶带”,一夜爆火

2020年国际失踪儿童日,韩国Cheil发起了一个叫做“希望胶带Hope Tape”的公益项目,失踪儿童的信息被印制在了快递胶带上,代替了原先的普通胶带。


图片来源:宝贝回家

短短一个月,有62万件“希望胶带”包裹被邮寄,发货到韩国各个城市。

物流业强大的运输和传播能力,大大减小了个人寻子的难度。

“宝贝回家”借鉴了韩国的“希望胶带”,定制出中国版“希望胶带”,火到一塌糊涂。

江苏一家车灯厂凭借打包盒上的“希望胶带”迅速蹿红网络。上线当天,就吸引了1000多万网友点击关注。


制作第一批”希望胶带“时,宝贝回家怕公众接受程度不高,只准备了2000卷库存,结果瞬间秒空!

第二批加印了 1.2 万卷,没到两天又卖空!

新鲜出炉的第三批胶带上架 1 万卷,现在也只剩下一半。

公益产品一时间成了争相疯抢的限量款,先到先得。

不止是胶带,为了让这些失踪孩子的照片无时无刻的出现在产品上,不同企业,各有各的绝招。

成都一家外卖店,开店一个月,就已经随外卖食品发出去六千多份寻人餐垫。

餐桌垫纸以黑白色为主,纸上的一侧印有小故事,另一侧自上而下印有3条寻找附近失踪孩子的信息。


图片来源:人民日报

西安的一家超市有一款“寻娃苏打水”,将外包装全部改为失踪孩子头像和信息,售价仅为1元。


“云雀旗舰店”网店将好评返现小纸条改为失踪儿童信息卡片,每天能发出去四百多张。


图片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
甚至天猫超市也联合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,将失踪儿童信息印制在快递纸箱内。

衣食住行,无孔不入。只要照片多出现一次,孩子找到的几率就增加一次。

2

3秒识别8万张脸,一张照片看到20年后

但是,商业与公益共同合作的形式,还是有个硬伤。

比如“寻子吊牌”只有买拖鞋的人才能看到失踪儿童信息;“寻娃苏打水”也只有西安这一家超市购物的人才能看到。

如果没有与相关部门联系、得到授权,寻子信息可能并不准确,严重的还会侵犯失踪儿童家庭隐私权,最后好心办坏事。

印刷和传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准备,如果是被拐卖的儿童,一天可能就被转移到其它城市。

于是,高科技寻人就成了另一种更高效的公益项目。

1.用同心圆,圈住失踪亲人

头条寻人公益项目组成员曾华曾介绍,如果老人失踪在一个小时以内,他们就会预估走失者在这一个小时里的步行半径所能达到的距离,“保守估计不会超过5公里”。

这样,以走失地点为圆心,5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。然后向所有出现在这个圆形区域内的用户推送弹窗。

走失的时间越长,这个同心圆就会越大。


图片:百度百科提供

比如2016年,燕郊三河市的范女士正在玩手机,屏幕突然弹出一则寻人消息。

范女士看到寻人消息中老人的照片,惊讶地发现,这正是刚从自己家喝完水离开的老人,于是迅速拨通了寻人消息中的家属电话。

只花了一天,失踪老人就被家属找回。

而这条弹窗,第一时间就被推送到廊坊地区28.2万用户手机上。

2019年11月,升级版“识脸寻人”上线,家属还可以上传走失者照片,自动返还对比结果。

上线4天,就有一位父亲通过“识脸寻人”找回了自己走失半个多月的儿子。

数据库8万多张走失者的照片,通过识脸寻人,最快只需要3秒就能够匹配信息。

截止2021年2月,“头条寻人”已经帮助超过15346人回家。

2.用儿童照片,找到20年后的成年人

另一个互联网巨头百度,也有一个黑科技——“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”。

所谓“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”,就是指基于失踪人幼年照片,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失踪人长大后的五官进行推测,用于跨年龄寻亲项目的黑科技 。

2016 年 11 月,付光发在侄女帮助下,将走失的孩子付贵的照片上传到了宝贝回家网站上。


图片来源:百度AI

但他对此并没抱太大希望:走失 26 年后,自家儿子如今的样貌显然已经与照片上天差地别。

但仅仅过了4个月,孩子,找到了!

2019年,福建的吴俊发为了寻家,将自己24岁的照片上传到了资料库中。

借助AI寻人技术发现,吴俊发的照片,与4岁时在老家贵阳被人拐走的刘洪江相似度都很高。

在志愿者的进一步了解和DNA比对之下,最终确认吴俊发就是20年前被拐的刘洪江!


这个失散了20年的家庭终于再次团聚。


截至2021年1月,这项技术也已经帮助近 1.2 万名走失人员与家人团聚。

原本冷冰冰的科技,也传递出爱与温度。

3
把“寻人”当生意,到底该不该骂?

但有些骗子却打着公益的幌子,将诈骗网站伪装成寻人网站。

2014年,陈可辛曾经拍过一部关于人贩子的电影《亲爱的》,电影中描写了骗子是如何利用父母寻子心切,一步步诱骗他们带钱上门,最后洗劫一空的。

电影中的失子父亲黄渤疯狂挥舞砍刀,保护着全部身家换来的“找孩子钱”,最后不得不在湖边纵身一跃。


在现实生活中,骗子比电影里还狠。

刀哥在网站搜索“寻人”后,映入眼帘的第一条,就是找人寻人不满意不收费,仔细看右下角还是广告推送。


但一个真正的官方机构或公益组织几乎不会做付费推广。

进入几个典型寻人网站后发现,网站的封面设计风格都非常正派,似乎还和警方有什么合作联系。


有的网站则更加敷衍,首页上与公安部携手反拐的专栏,实际上是复制其它网站的内容,只把后缀的名字改成自己,既轻松又省心。



顺带把DNA亲子鉴定的周边服务也囊括其中。


时不时再配上“喜报!”“找到了!”,忽悠寻亲者掏钱付费,1600元包年,3000元长期。再多花点钱还可以升级土豪版黄金板块、私人定制,获得超高曝光率!


如果有人交钱,这些骗子会不断以新花样套更多的钱。

有人曾和这种寻人网站电话沟通,电话那边,一个满嘴浓重方言的大妈对真正重要的失踪儿童信息几乎毫不关心,只是在一股脑地推销不同档次的广告服务。

“好位置,每月五千,包年享折扣只需五万。”

“线下加高科技,每月再多交一千就行。”

只要交了一次钱,找不到孩子,就非得把你家底掏空。

但真相是,这么做毫无卵用!

宣称四大寻人网站强强联盟的项目,其实就是同一拨骗子在背后换了个新说法,吸引更多寻亲者上门。


更过分的是,一些寻人网站还要搞加盟、发展下线,将更多的信息源卖给下家。


找人不是目的,“希望”才是生意。

为了把寻亲家庭吃干抹净,他们也是煞费苦心。

但任何假公益、真捞钱的灰色产业路,是走不通的。

2016年11月,上海市民高先生看到网上的“找人广告”联系到鑫诚商务调查公司找孙女,分3次将3000元转给对方,但是始终没有找到孙女。


图片来源:上海宝山公安

最后,孙女自己回家了,并表示根本没有去过“找人公司”定位的那些地点。

公司被曝出只是一个假网站,网站的营业执照等证件都是找人做的假证件。所谓通过手机定位找人服务也是通过网上第三方定位,并且定位不准确。

高先生报警后公司负责人被抓。


图片来源:上海宝山公安

吃人血馒头最后的结局,只能是自取灭亡。

结语:

根据《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》统计数据显示,在整个2020年期间,我国走失人次达到了100万,相当于每天都有2739人走失。

走失,不只意味着下落不明,对于老人、小孩和精神疾病患者,它更意味着突发性的风险,甚至生命的消逝。

大连失踪11天的男孩小超被发现在水塘溺亡。

安徽省患有抑郁症的65岁老人失踪一天后被发现身故。

不是当事人,这种心惊胆战的感觉很难感同身受。

31年后终于找到孩子的母亲泣不成声,向警察下跪致谢。


图片来源:澎湃新闻

支持声越多,就会引来质疑。作秀、靠失踪小孩赚钱的争议逐渐冒头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拖鞋厂每张寻子吊牌都要增加1毛成本,3年多鞋厂增加了400多万成本,但拖鞋本身并没有涨价。

无论是拖鞋、胶带、矿泉水还是网络黑科技,每一种公益方式都值得所有人尊重与学习,因为对寻亲者来说,都是救命稻草。

但问题是,知道这些真公益的寻亲父母还是太少了。

阿里巴巴和公安部发布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——“团圆”系统,2017年找回率高达96.74%。

但居然有80%以上的父母都不知道这个系统。

真正做好事的企业必须被更多人传播,才能造福这些寻亲者。
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